事件概述:单日暴跌超60%,市场陷入恐慌
4月1日,加密货币市场突发极端行情,以ACT为首的多支Meme币在半小时内集体闪崩,跌幅最高达60%。其中,ACT(Achain代币)从0.016美元跌至0.006美元,单日跌幅超60%,部分低市值代币甚至暴跌90%。此次暴跌引发市场剧烈震荡,投资者损失惨重,交易所流动性瞬间枯竭,成为2025年加密市场“黑色星期一”。
暴跌原因:巨鲸抛售与算法策略“双杀”
根据币安监测报告,四名巨鲸用户在短时间内抛售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ACT,直接触发市场踩踏。此外,开发者抛售行为进一步加剧恐慌:Lookonchain数据显示,ACT开发者单笔抛售3420万枚ACT(约合73万美元),导致币价瞬间暴跌52%,且其仍持有2100万枚代币,市场担忧后续抛压风险。
与此同时,做市商算法策略被推上风口浪尖。部分机构利用自动化交易程序在AMM(自动做市商)资金池中快速套利,导致流动性分层。雪球分析指出,ACT当前流通量仅4.6亿枚(流通率46.16%),低流动性使其成为算法套利的“完美标的”。腾讯网报道更直指交易所风控机制缺陷,认为现有系统未能及时识别异常交易,反而成为暴跌“加速器”。
交易所与机构的“被动回应”
面对质疑,币安在事件后声明“未主导操作”,仅承认在暴跌后对AMM资金池进行套利调整。而量化巨头Wintermute的CEO Evgeny Gaevoy则公开撇清关系,称“与事件无关,正在研究原因”。这种“事后解释”引发市场对机构角色的争议——究竟是被动反应还是暗中操控?
行业反思:Meme币生态的致命缺陷
此次事件暴露了Meme币的系统性风险:
1. 过度依赖巨鲸操控:ACT市值不足200万美元,四名用户即可通过抛售主导价格;
2. 开发团队利益冲突:开发者持有大量代币,抛售行为直接损害投资者利益;
3. 算法交易的双刃剑:自动化策略在极端行情中可能引发“死亡螺旋”。
雪球用户评论称:“当Meme币沦为投机工具,技术愿景早已被抛在脑后。”截至发稿,ACT价格虽小幅回升至0.009美元,但市场情绪仍极度脆弱,大量投资者转向主流币避险。
未来警示:投资者需重新审视风险
行业分析师建议,投资者应警惕低市值代币的流动性陷阱,并关注团队持仓结构。此次暴跌或加速Meme币生态洗牌,唯有真正具备技术落地能力的项目才能存活。正如加密早报所言:“当泡沫破裂时,剩下的只有裸泳者。”
(本文数据来源:币百科、腾讯网、雪球,截至2025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