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0 15:04:20

记者实探被爆粪水超标后的深圳大梅沙:最新检测水质为良 游客众多

摘要
近期,“深圳大梅沙海水粪大肠菌群超标”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一度影响了这一热门旅游地的声誉。据国家海洋监测中心8月9日至12日的检测结果显示,大梅沙海水浴场水质因粪大肠菌群浓

近期,“深圳大梅沙海水粪大肠菌群超标”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一度影响了这一热门旅游地的声誉。据国家海洋监测中心8月9日至12日的检测结果显示,大梅沙海水浴场水质因粪大肠菌群浓度偏高而被评为不适宜游泳。然而,最新的检测报告指出,自8月13日至15日,大梅沙海水浴场的水质已恢复至“良”级别,游泳适宜度提升至“较适宜”。尽管如此,事件仍引发了公众对于水质安全与信息透明度的讨论。游客们呼吁,公园管理方应更加主动地向公众通报水质状况,尤其是在水质不佳时,应明确提示并科普相关健康风险。对此,大梅沙海滨公园负责人承诺将加强管理,包括扩大泳区、增设临时设施及增强清洁安保力度,以维护良好的游园环境。同时,公园方建议游客在出行前,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实时水质信息,确保游玩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公园管理方对于未在水质异常期间设置警示牌的解释是,近海水质受潮汐影响波动较大,固定警示可能误导游客。然而,这一回应未能完全平息游客的担忧,凸显了在公共健康与安全信息传播方面的挑战。此次事件不仅考验了景区的应急响应能力,也促使相关部门反思如何在保障游客知情权的同时,提升水质监测与信息发布机制的效率与透明度。

记者实探被爆粪水超标后的深圳大梅沙:最新检测水质为良  游客众多

央广网深圳8月20日消息(记者 常迪 见习记者 荣冀晴 实习生 贺子懿)近日“深圳大梅沙海水粪超标”的话题在多个社交媒体登上同城热搜。最新检测结果表明,大梅沙水质已恢复优良。8月19日,记者来到大梅沙海滨公园,发现现场游客众多。部分游客提出,大梅沙海水浴场管理方有义务明确提示告知水质情况。对此,公园现场负责人进行了回应。

视频加载中...

8月9日至12日,国家海洋监测中心组织的全国32个海水浴场水质检测中,大梅沙海水浴场因粪大肠菌群浓度较高,水质较差,被标记为不适宜游泳。8月14日,盐田区相关部门作出回应称,大梅沙海水浴场水质波动主要原因是游客量大和持续强降雨将陆域污染物、山体枯枝败叶等冲刷入海所致。

大梅沙海滩游客众多(央广网见习记者荣冀晴 摄)

8月19日下午,记者实地探访大梅沙海滨公园,发现海滩上游客众多。部分游客告诉记者,自己之前看到过相关新闻,但认为只要不下水就没有关系,或认为“海洋是开放水域,应该问题不大。”但也有不少游客表示,自己不知道大梅沙海水浴场先前大肠杆菌浓度超标,并表示如果了解情况不会前来游玩。“我们老年人不经常上网,看不到那些信息。”一对老夫妻说。“我认为公园应该在显眼的地方张贴标识,告诉我们水质不合格的问题,并进行科普告诉大家大肠杆菌有什么危害,避免不知情的人下水游泳感染病菌。”游客李女士表示。

针对先前检测出大肠杆菌超标的问题,深圳市大梅沙海滨公园现场负责人黄义告诉记者,公园将积极采取措施,增加泳区面积、增加临时更衣室和卫生间、加大保洁保安力量,切实维护公园良好环境。

环卫工人维护海滩环境(央广网发 大梅沙海滨公园供图)

公园管理处也对游客关心的先前监测出水质问题后未设置警示牌的问题进行了回应。黄义表示,近海区域的水质是随着潮汐浮动的,因某一时段大肠杆菌超标设置警示牌容易误导游客。“我们不具备自行检验水质的条件,建议游客前来游玩前提前通过国家海洋环境中心官网对大梅沙水质进行查询。”

记者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官网查询得知,8月16日发布的最新一期《2024年部分沿海城市海水浴场水质周报》显示,8月13日至15日,大梅沙海水浴场的水质为良,游泳适宜度为较适宜。

2024年部分沿海城市海水浴场水质周报(央广网发 图源为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官网截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声明: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热门新闻
热门百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