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政坛传出震撼消息,新任工党政府声称国家财政状况堪忧,面临200亿英镑的赤字,相当于1860亿人民币,直指这是前任保守党遗留的问题。财政大臣里夫斯的财政审查结果揭示,英国脱欧后的贸易下滑与持续依赖政府借贷维系经济,导致公共债务高达2.69万亿英镑,接近GDP的98.3%。教育和地方政府领域也受到波及,40%的大学财政赤字,部分地区政府宣告破产。尽管英国GDP徘徊在3万亿美元,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但人均GDP仍高达4.5万美元。
这一局面引发了对"破产"言论真实意图的质疑,工党此举或旨在为潜在的增税政策铺路。保守党的反驳指出,这些数据在选举前已广为人知,工党此时强调财政危机,意在推卸责任。实际上,英国的财政赤字虽高于中国,但远不及美国,总体上仍处于健康范围。
然而,英国的经济困境不容忽视,贸易下降凸显其全球竞争力减弱。工党此举更像是政治策略,旨在撇清前任政府的责任,而其是否真有意加税,还需观察后续行动。相比之下,美国财政赤字高达1.9万亿美元,债务总额突破35万亿美元,达到GDP的140%,显示出持续的财政扩张策略。尽管美元的主导地位给予美国更多解决途径,但这种大规模借贷的可持续性正面临严峻挑战。
在全球财政政策对比下,中国近年来的财政政策显得更为稳健,避免了过度的债务累积,展现了审慎的财政管理态度。
近日,英国那边传来消息,首相办公室声称:英国国家已经破产,且“支离破碎”。
事情是这样的,工党在刚刚完成的英国大选中胜出,新任财政大臣里夫斯发布的财政审查结果显示:英国现在有200亿英镑(约合1860亿人民币)的赤字,是前任保守党留下的责任,反复强调:我们继承了一个烂摊子,一个破败不堪的英国。
其实,英国脱欧之后贸易持续下降。几乎全靠政府借钱维持着经济状况,英国现在的公共债务有2.69万亿英镑,占到了GDP的98.3%。公开信息显示,英国有40%的大学都出现财政赤字,就是处在亏钱状态。甚至,有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宣布破产。
从数据来看,英国GDP几乎不增长了,基本保持在3万亿美元左右,仅仅是美国的8分之一,但他们人均GDP还挺高的,达到4.5万美元。
这个事情客观来看的话,多少有点卖惨的嫌疑,真实的目的可能是想加税。保守党也出面反驳,这些数据都是公开数据,在竞选之前你们就应该知道,现在出来嚷嚷,还说“破产”。
其实200亿英镑对于英国这么大一个国家来说,还真算不上个事,一年的财政赤字率也就4%左右,虽然比着咱们这边的3%要高一些,但是远低于美国的7%,总体还是健康的。工党用了“破产”这个词,看着挺唬人,但其实问题没那么大,财政赤字这事哪个国家都有。
不过话说回来,英国这些年确实经济一般,贸易下降,表明英国的全球竞争力下降,但是毕竟人均GDP还有4.5万美元,还是有老本可以吃的。工党这次主要就是甩锅,把上一任的责任撇清,至于他是不是想要加税,那就看后续操作了。
关于财政赤字这个事,人家老美就想的特明白,尽管美国现在利率极高,但借钱可是一点都不手软,上个月,美国发布预测数据显示,2024财年联邦财政赤字将达1.9万亿美元,比之前的预测上调27%,这意味着美国财政赤字率高达7.6%,总债务突破了35万亿美元,达到了GDP的140%。我们都说美国经济一边加息,一边还韧性这么强,说到底就是就是借了太多钱,只是美元霸主地位可能让他有更多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这种财政扩张的持续性也面临非常大考验。说白了,借这么多钱本金指定是还不起了,而且如果按这个速度增长的话,再过十年,估计还利息都困难了。
相比于欧美这几年的持续财政扩张,我们的财政似乎显得相对太过保守,从去年开始我们提出化债,虽然说是积极的财政,但地方政府没钱可花了,中央也不扩张赤字,导致现在各个地方都没钱。央行的货币政策也根本传导不下去。人家的股市一路高歌,我们的股市却被按在地上吃土。
财政赤字这个事要看是内债还是外债,借外债太多还不上,会被迫交出经济主权,像当年的拉美、韩国都是前车之鉴。如果是内债,还从来没发生过债务问题。美国5%的利率,每年扩张7.6%的财政赤字率,我们2.2%的利率,从3%提高到5%其实并不过分。提高2个点赤字率,也就2-3万亿的扩张而已,所以只要财政肯发力,整个经济的活力就会快速的回归,经济循环起来也许很多问题都能解决了。
亲爱的的朋友大家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信任,为了给大家呈现更加实用,精彩的内容,我和我的合伙人,一同创建了知识星球-《财智学社》,大家可以积极加入!
当下社会,理财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能力。可是,对于非专业领域的朋友而言,理财该从何学起呢?
每个人的基础知识水平都不一样,有些理财小白课对自己而言太过浅显,觉得是浪费时间?
财经类的资讯又多是标题党,博眼球,重复性太强?
想要建立理财知识体系,没有时间进行系统化的学习?
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立了“财智学社”,我们把理财知识体系分为了五大板块:知识理念,方法策略,产品工具,市场观点,法商案例。各个板块相互独立,又互成体系,你不必纠结从何学起,我们希望做的是和大家一起像拼拼图一样逐渐建立我们对理财这件事的理解。
如果你本身有一定的基础知识,那你可以重点关注【方法策略】的内容,你也可以重点了解具体【产品工具】的特点;
【市场观点】会分享基金管理人的观点,我们可以了解到管理着几十上百亿规模资金的基金经理的最新思考;
我们可以从【法商案例】中寻找可以参考借鉴的思路,亦或是跟随【读书分享会】去窥探一下大师们的财富思考。
在这里,我们不会过分分析瞬息变化的讯息试图战胜市场,我们也不是一个炒股交流群。
我们希望做的是:
带你了解经济常识,窥探底层逻辑,而不是被市场讯息裹挟;
带你了解市场主流的理财工具的属性,特征,每个工具能解决什么问题;
方法和策略的研究让你知道如何做选择,怎么构建适合自己的组合;
从真实案例和大师经验中获取人生课题的解题思路和财富思考。
在这里您可以实现:
提升财富认知高度,降低理财操作难度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家庭金融理财管家,
让我们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收获更美好的财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