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中国国际黄金大会上,中国黄金协会与世界黄金协会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黄金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尽管国内原料黄金产量稳步增长,达到179.634吨,全国黄金总产量达251.66吨,同比分别增长0.58%和3.14%,但黄金消费量却出现下滑,总计523.753吨,较去年同期下降5.61%。其中,黄金首饰销量锐减26.68%,降至270.021吨,而金条及金币销量则逆势上扬46.02%,达到213.635吨。这一现象反映了消费者对高溢价黄金首饰需求的减弱,以及在金价上涨背景下,投资者对黄金投资热情的显著提升。上半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交易量与成交额均实现大幅增长,分别上涨39.77%和68.48%,以及34.74%和58.58%。同时,国内黄金ETF持有量创历史新高,达92.44吨,较去年底增长50.38%。在全球经济波动加剧的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日益凸显,投资者纷纷涌入黄金市场寻求保值增值。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姗 7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黄金协会与世界黄金协会共同主办的2024中国国际黄金大会在上海举办。大会公布的一系列重要行业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溢价较高的黄金首饰消费明显“遇冷”,而持续上涨的金价带动了黄金投资热度持续攀升。
经济观察网从大会上获悉,上半年,黄金矿山企业和大型黄金冶炼企业紧紧抓住金价高企的有利时机,调整产能结构,最大限度利用金矿资源。上半年国内原料黄金产量为179.634吨,较2023年同期增长0.58%,若加上进口原料产金,全国共生产黄金251.66吨,同比增长3.14%。
从消费端来看,上半年,随着黄金价格不断刷新历史新高,黄金首饰和金条金币两个类别的销量呈现两极分化之势。
上半年全国黄金消费量为523.753吨,与2023年同期相比下降5.61%。其中,黄金首饰270.021吨,同比下降26.68%;金条及金币213.635吨,同比增长46.02%;工业及其他用金40.097吨,同比下降0.53%。
会上,行业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今年上半年,溢价较高的黄金首饰消费大幅下降,溢价相对较低的金条及金币消费大幅上涨。金价高位巨幅波动使得黄金加工销售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增大,批发零售企业进货减少,首饰加工企业加工量大幅下降。”
近年来,全球经济波动频繁,导致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在此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独特魅力再次显现,更多投资者涌入黄金市场。
今年上半年,尤其是进入3月份以后,黄金价格上涨较快,相关交易所的黄金交易量环比大幅飙升。具体来看,上半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2.98万吨(双边,下同),同比增长39.77%,成交额15.49万亿元,同比增长68.48%;同期,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8.01万吨,同比增长34.74%,成交额35.67万亿元,同比增长58.58%;此外,受金价上涨提振,国内黄金ETF持有量上升至92.44吨,较2023年底61.47吨增长30.97吨,增长幅度为50.38%,是2013年7月国内黄金ETF上市以来的历史最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