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奇瑞星纪元ET是否值得购买时,我们需理性分析其市场定位与核心竞争力。星纪元ET作为一款定价亲民的增程版车型,入门价仅18.98万元,看似颇具吸引力,然而在面对理想L6、问界M7等强劲对手时,其性价比优势并不明显。理想L6与问界M7不仅拥有更为丰富的配置与技术亮点,如华为鸿蒙车机系统、激光雷达智能驾驶等,而且即便调整至与星纪元ET相近的配置水平,价格差距也相当有限。
星纪元ET的卖点在于较低的入门门槛,但为实现这一价格,车辆在配置上做了较大牺牲,如主动进气格栅、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缺失,以及基础版车型中诸多舒适性配置的删减。尽管通过增加预算可获得更全面的配置,但这使得星纪元ET的实际起购价提升至20.58万元,减弱了其原本的价格竞争优势。
此外,星纪元ET的纯电版本相较于增程版,在配置上展现出更高水准,包括HUD抬头显示、热泵空调、香氛系统等豪华配置,但增程版却在这些方面明显落后,甚至取消了激光雷达,限制了智能驾驶功能的拓展,这无疑影响了追求科技体验的消费者群体。
综上所述,星纪元ET虽试图以亲民定价吸引市场关注,但在配置、技术与品牌营销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尤其在与同价位段竞品的较量中,需更加明确自身定位,强化产品差异化优势,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
奇瑞的星纪元ET,值不值得买?在我看来啊,买星纪元ET增程版本的人,更多是从10几万的比亚迪唐DM-i升上来的,而不是从20几万的理想L6、问界M7降下去的。
你看啊,20来万的中大型5座SUV市面上可选的并不多,加上可油可电的条件那就更少了,但理想L6和问界M7是两座绕不开的大山。前者冰箱彩电大沙发,几乎吃光了二三十万预算的客户购买力,后者主打华为的鸿蒙车机和ADS2.0智驾,还附带了一些懂的都懂的情怀。
可能有人会说星纪元ET有价格优势,毕竟入门才18.98万,但是你问问身边买理想和问界的客户,他们绝不会因为便宜小几万,就退而求其次选择星纪元ET。
换个角度看,理想L6如果把动力和配置砍成星纪元ET这样,也不会比星纪元ET贵到哪去,问界也是同样的道理。毕竟一个是标配双电机,一个标配激光雷达智能驾驶。
虽然星纪元ET的定价看起来很有诚意,增程版本只卖18.98-22.58万,纯电版只卖22.98-31.98万。但你只要仔细研究一下配置,就会发现,增程全系单电机后驱,没有四驱,265马力、7.8秒破百,你要和十几万的唐DM-i比,动力还算可以。但是和差不多价格的领克08比,人家不仅有四驱,两驱的动力也做到了381马力。
如果要说星纪元ET的卖点,就是18.98万的入门门槛确实很低,但为了压低价格,减配减得太过刻意。没有主动进气格栅,只有普通的L2级驾驶辅助,仿皮方向盘仿皮座椅,加热、通风、按摩、零重力座椅全部去掉,音响从23喇叭变成8喇叭等等。但是你只要加个1万6买次低配,这些功能就能全部补齐。所以星纪元ET实际值得买的版本,起码得从20.58万这个版本起步。
但是对比纯电版本,你又发现增程版就是把“穷”字写脸上,因为纯电版本有的HUD抬头显示、热泵空调、后排独立空调、香氛系统、负离子发生器、2140w音响、ISD风语交互大灯等等全都砍了,中低配也没有CDC和空气悬架,关键是连选装的机会都不给。
最离谱的是增程全系砍掉了激光雷达,即使中高配也只支持高速智驾,不支持城市智驾。这让预算充足想支持星纪元ET的客户郁闷不已,钱花不出去啊。
最后,就是奇瑞的营销问题了。如果你看过这车的发布会,或者是在网上了解到的这台车,估计只能记得“超级续航、超级舒适、超级智能”这种直男营销话术,和恒大的“买买买、大大大、好好好”一样,口号很大,领导很满意,但对客户的刺激几乎为零。
其实,星纪元ET可以好好宣传的东西真不少,原生新能源平台、优于同级的轴长比、3米轴距在这个价位很难找到对手,自研的增程专用发动机,热效率44.5%,技术含量也算是市面上数一数二的了,馈电油耗5.2升,CLTC纯电续航200公里,满油满电1500公里以上,这都可以拿来大做文章。
还有什么EEA 5.0架构、E0X平台、云台底盘、宁德时代神行电池,都可以拿来好好吹吹。
哎,相比之下,比亚迪的宣传就专业很多,比亚迪e3.0 Evo平台、第五代DM-i、刀片电池、CTB、云辇技术,每一个点都宣传的清清楚楚,消费者一下就知道亮点是什么。
说白了,星纪元ET这车其实可以买,虽然挑毛病的人很多,但产品力还算过硬,关键入门门槛确实很低,所以订单量也不少。至于什么样的人适合买?其实就是喜欢国产品牌的务实派,不在意什么花里胡哨功能,注重经济性和续航能力的人可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