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交易方式经历了从原始的以物易物到贵金属作为通用货币的演变。黄金因其稀缺性、稳定性及便捷性,成为了公认的硬通货,满足了人们对于货币的内在需求。然而,随着社会发展,货币不仅是一种交易媒介,更演化为一种资本,催生了包括保险、期货、股票在内的多元化金融产品,极大地提升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但货币的中心化发行也带来了通胀问题,导致财富分配不均,普通人的劳动价值被无形中稀释。
比特币与区块链技术的诞生,旨在解决传统货币体系的弊端。比特币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提供了点对点的电子支付解决方案;而以太坊则进一步将这一理念扩展至更广泛的领域,构建了一个开放的金融生态系统。当比特币的总市值接近黄金时,其单价有望飙升至50万美元,展现出其作为数字黄金的巨大潜力。这一创新不仅挑战了现有的金融秩序,也为全球货币体系的未来描绘了新的蓝图。
比特币的价值是什么?几千年前还没有货币的时候,一人想跟另一人交换东西要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比如我这儿有10个斧子,你有10头牛,我有2个斧子闲着没用,想换你两头牛刚好你也需要斧头好交易达成。如果这个斧子达人想换更多资源就尴尬了,因为不是人人都缺斧子。
这时候黄金闪亮登场,大家都愿意用各种物品换这种金属,于是黄金就这么值钱了。为什么黄金能脱颖而出成为硬通货?因为它具备以下几个特质:稀有量有限、稳定恒久、便携可分割,这些都戳中了人性的G点。
再说说资产的本质,货币变成了一种商品,这就叫资本。如果把货币当稀缺资源,它还能生出各种金融产品,给风险定价叫保险和期货,给企业定价叫股票或债券,给房子定价叫房产,这些被定价的稀缺资源成了我们理解的资产。
这些金融产品通过借贷生息的商业模式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某人的钱闲着,放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再把钱借出去还给利息,这种商业模式一旦出现简直根深蒂固。货币铸造权被中心化政府掌握后,除了给事物定价还常用通胀刺激经济,于是新货币的产生总是让最早使用的人获益,最后使用的人吃亏,但这大多数人都没感觉到。
通胀这东西真是双刃剑,好处是经济繁荣,坏处是普通人的劳动价值被稀释。按货币的定义,你本来有1000元,现在多印钱送你100元,你觉得自己赚了,其实亏了。
上一波互联网热潮,钱从美联储流出来到华尔街散到全球,为什么很多互联网公司不赚钱还能上市?因为市场钱多实际上是货币的击鼓传花,过去两年垃圾互联网概念股暴跌就是这个原因。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主权货币的弊端。比特币是点对点电子支付系统,以太坊则是把这种金融理念运用到其他体系的平台工具。
如果把比特币比作黄金,当比特币总市值等于黄金总市值时,比特币的价格将会达到50万美元一个。